来源:宝创日期:2021-12-07(2363)
随着晚婚、晚育妇女人群的不断增加,高龄女性妊娠比例不断增加。2007 年中国高龄妊娠女性人口占比已由 1996 年的2.96% 升高至 8.56%[1]。同时,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全面铺开,高龄女性妊娠比例进一步提高。平均生育年龄上升,使得女性卵巢功能评估的需求明显增加。
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GF-β)成员中的糖蛋白二聚体。男女都可以分泌,男性由睾丸支持细胞分泌;女性由卵巢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AMH 对性别的分化至关重要,因为其可以调节生殖管道的分化发育[2]。
AMH是生殖健康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分泌水平及特点(图1)[3]。可以根据监测不同年龄段的AMH水平辅助诊断性早熟及性发育迟缓及、诊断卵巢早衰、预测更年期等。近年来,AMH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辅助女性生殖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图1 AMH浓度随着年龄的变化
(黄色:男性;绿色:女性)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卵巢低反应专家共识 》推荐AMH可有效用于预测卵巢低反应[4]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指出促性腺激素启动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AMH,AFC及体重指数综合确定[5]。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专家共识》提出,AMH水平可间接反映卵巢内卵泡的数量,是卵巢储备更直接的指标,能够较准确的诊断POI[6]。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高龄女性不孕诊治指南》,推荐AMH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7]。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指出AMH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依据之一[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性发育异常的儿科内分泌诊断与治疗共识》指出评估AMH和抑制素B有助于判断睾丸存在及功能,在"小青春期"性腺评估中也有重要意义。AMH检测有助于性腺发育不良和雄激素合成障碍类疾病的鉴别[9]。
卵巢储备关乎女性健康、女性生育能力。现代女性面临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多方困扰,一部分女性面临生育能力下降的问题,生育能力的下降与卵巢储备下降是息息相关的。而正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有助于指导女性最佳受孕时机,制订精准的超促排卵方案,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妊娠率。
传统的卵巢储备功能评价指标包括年龄、窦卵泡计数(AFC)及基础性激素水平(FSH、LH、E2),但上述指标均存在一定局限:AFC 会受到 B 超操作者的主观因素以及不同的女性盆腔环境的影响,导致超声图像结果的偏差[10]。血清 AMH 浓度不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影响,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数值稳定,而FSH、LH、E2在整个月经周期中波动较大(图2,3)[11]。2017年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高龄女性不孕诊治指南》,推荐AMH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7]。
图2 血清AMH、E2、FSH、LH浓度水平在月经周期的变化
图3 常用卵巢储备功能评价指标对比
当代女性生育年龄延后,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高龄女性逐年增加。通过检测血清AMH 的水平可对患者巢储备功能进行评估以及准确预测患者对控制下卵巢刺激的反应,并据此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图4),有助于提高妊娠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2]。
图4 AMH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
AMH是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最佳指标:AMH浓度高时,卵巢反应性高,仅需给予小剂量促性腺激素;而AMH浓度低时,卵巢反应低,需要大剂量促性腺激素。
2015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了发布的《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中指出促性腺激素启动剂量需根据患者年龄、AMH、AFC及BMI指数综合确定[5]。
2)
预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0HSS)是辅助生殖促排卵技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而AMH水平可较好预测OHSS。2016年美国生殖学会发布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防治指南》中指出,与年龄和BMI指数相比,AMH预测OHSS发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12]。
卵巢早衰的预测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 >25U/L)、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卵巢早衰(POF)作为POI的终末阶段,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POF患者的血清 AMH 水平相当于绝经期妇女,且较正常育龄期妇女明显降低。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女性AMH低于同龄女性2倍标准差,提示POI风险增加。2016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出,AMH水平可间接反映卵巢内的卵泡数量,能够较准确的诊断POI,是卵巢储备更直接的指标[6、13]。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表现为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不孕,糖脂代谢异常等,在育龄妇女中,其患病率约为 5% ~ 10% 。在2018年发布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推荐使用AMH进行PCOS的协助诊断,PCOS 患者的血清 AMH 水平较正常增高[8]。有研究显示,PCOS妇女血AMH水平是正常排卵妇女的2-3倍,并且AMH在诊断PCOS的价值明显高于E2、FSH、LH及年龄等其他指标(表1、图5)[14]。
AMH在诊断卵巢肿瘤的应用
卵巢颗粒细胞瘤(GCT)发生率占所有卵巢肿瘤的3%~5%,在GCT患者中,76%~93%患者表现出AMH水平的升高,在肿瘤复发前16个月即可检测高浓度的AMH水平升高。由此可见,AMH可作为GCT的血清学标志物,并且血清AMH水平与卵巢颗粒细胞肿瘤的大小呈正比关系,与影像学结果具有相关性,对GCT的治疗及复发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在乳腺癌患者中,术前AMH水平较低的患者术后一年内恢复月经的概率更低。肿瘤患者化疗后AMH水平恢复的速度与化疗药物的卵巢毒性成反比。由此可见,AMH水平可以预测肿瘤患者的卵巢功能,帮助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选择药物和手术方式[15]。
在《性发育异常的儿科内分泌诊断与治疗共识》明确指出,AMH 可以帮助鉴别诊断儿童是否存在隐睾、性腺发育异常、性早熟以及雄激素合成障碍类等疾病。在双侧隐睾患者中,检测不到血清 AMH 和抑制素 B 提示睾丸组织缺失[9],即使是有单侧睾丸的患者, 其血清中的 AMH 水平也会明显高于隐睾症的患者[13]。
宝创生物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可在镧系纳米荧光免疫层析平台DFIA100、DFIA200上实现快速检测,操作便捷。
与进口品牌相关性好,检测性能优越;
受月经周期以及药物影响少,稳定性强,适合临床;
可有效评估卵巢储备功能;
辅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15分钟报告定量结果
是女性卵巢功能及生育能力评估检测的优选!
配套试剂
[1]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 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
[2] 林丽淑, 龙韵洪, 徐丽惠,等. 抗缪勒氏管激素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与检测技术[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 40(24):7.
[3] Xu H, Zhang M, Zhang H, Alpadi K, Wang L, Li R, Qiao J.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erum Anti-Müllerian Hormone Measurements in Both Males and Females: An Update. Innovation (N Y). 2021 Feb 9;2(1):100091.
[4]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卵巢低反应专家共识,生殖与避孕,2015年第35卷第2期
[5] 乔杰, 马彩虹, 刘嘉茵,等. 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J]. 生殖与避孕, 2015, 35(4):13.
[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激素补充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2016,12,881-886
[7]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高龄女性不孕诊治指南,生殖与避孕,2015年第37卷第2期
[8]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8(1):2-6.
[9]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性发育异常的儿科内分泌诊断与治疗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006):410-418.
[10] Fleming R, Seifer DB, Frattarelli JL, Ruman J. Assessing ovarian response: antral follicle count versus anti-Müllerian hormone.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5 Oct;31(4):486-96
[11] La Marca A, Stabile G, Artenisio AC, Volpe A. Serum anti-Mullerian hormone throughout the human menstrual cycle. Hum Reprod. 2006 Dec;21(12):3103-7
[12] Pfeifer S , BMSCE Samantha, D Dumesic, et 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oderate and severe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a guideline[J]. Fertility & Sterility, 2016, 106(7):1634-1647.
[13] 罗立梅. 抗缪勒氏管激素的临床应用[J].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 30(8):3.
[14] 熊紫薇, 胡坚, 陈薪宇,等. 抗缪勒氏管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2):4.